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九版)

来源:交通运输部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1-26
字号:
收藏

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版)

1.道路客运

1.1道路客运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客运站与客车清洁消毒

每日1

1.汽车客运站(本表内简称客运站)清洁消毒范围:

1乘客接触设施设备,包括封闭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自助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水器)、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候车厅座椅、楼梯(梯)扶手、直梯轿厢内部等

2乘客接触区域,包括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检票口(检票闸机)、发车位、下客区候车厅行包托运处行包寄存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母婴室站内餐厅商店、卫生间等

3工作人员接触区域,包括封闭环境的停车场、车辆安全例检场所,站务员室、驾乘休息室、调度(报班)室、出站检查室、卫生间等

2.客车清洁消毒范围:车身内壁及车窗、车辆座椅及安全带、车门及扶手、方向盘、地板车内空调出风口、行李架、行李舱等。

3.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4.卫生间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定期向地漏加水,每次加水350ml

客运站与客车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运输

组织

客运站

管理

避免人员聚集

在进站口售票窗口及自助售取票设备检票口等部位设置“一米线”标识,组织乘客有序排队。

运营调度

避免交叉作业

不安排同一司乘人员车辆为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交叉提供服务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乘客防疫

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3.查验健康码。

1.乘客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乘客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提供乘车服务。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4.陆地边境口岸所在城市对外道路客运查验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一线工作人员戴一次性手套,驾驶员除外。

3.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4.一线工作人员每周2次核酸检测。

5.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客运站工作人员和客车司乘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客运站,可在进站口、候车厅、购票窗口及自助售取票设备配置速干手消毒剂。

应急

管理

应急预案

制定

应急预案包括乘客或工作人员出现症状或接报涉疫风险信息等情况的应对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

每年不少于1

实现一线工作人员全覆盖。

“落地检”

客运站“落地检”

“落地检”服务提供场所。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配合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在客运站提供“落地检”场所,做好引导服务,便利跨省出行乘客开展“落地检”。

防疫

宣传

客运站与客车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广播、海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1.2风险区内道路客运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输组织管理

1.位于高风险区的汽车客运站(本表中简称客运站)暂停运营,客运车辆不进入高风险区上下客。

2.位于低风险区的客运站乘客聚集人数占设计乘客最高聚集人数的比例不超过50%,在低风险区上下客的客车客座率不超过70%(9座及以下客车、农村客运车辆除外)。

清洁消毒

1.客运站与客车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2.及时清理垃圾及可见污染物。

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执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客运站、道路客运经营者查验省际、市际、县际客运班车和包车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乘客信息登记

客运站、道路客运经营者对所有乘客分车次进行信息登记。


2.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转运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车辆

清洁

消毒

趟次消毒

每趟次转运结束后,对车辆内部及行李舱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20~30分钟。


消毒及防护用品配备

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液、消毒湿巾、消毒干巾、备用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

垃圾清运

趟次转运后及时清运

应急消毒

转运人员出现呕吐、吐痰等时,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车辆

配置

驾驶室与车厢隔离

全封闭物理隔离


人员

防疫

人员基本要求

疫苗“应接尽接”。

“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人员防护

1.驾驶员穿工作服戴手套、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

2.车厢内工作人员穿防护,戴手套、工作帽、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

提供运输服务后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人员管理

1.集中居住闭环管理

2.岗位固定,禁止交叉作业

3.开展健康教育


核酸检测频次

1.承担入境人员转运任务的司乘人员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2.承担密切接触者转运任务的司乘人员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高频次核酸检测


健康监测

每日开展

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司乘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

结束闭环作业

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人员结束闭环作业且5天居家健康监测无异常方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3.城市公共汽电车

3.1城市公共汽电车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封闭环境首末站和公交车辆清洁消毒

每日1

1.封闭环境的首末站清洁消毒范围:

1)乘客接触设施设备,包括候车厅座椅、无障碍设施设备等;

2)乘客接触区域,包括候车厅、发车位商店、卫生间

2.公交车辆清洁消毒范围:车身内壁及车窗、车辆座椅、车门及扶手、方向盘、地板车内空调出风口等。

3.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封闭环境首末站与公交车辆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运输

组织

运营调度

避免交叉作业

不安排同一司乘人员、车辆为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交叉提供服务。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乘客防疫

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1.乘客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乘客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提供乘车服务。

3.乘客健康码查验,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如开展健康码查验,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4.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配合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开展跨省乘客的“落地检”工作。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一线工作人员戴一次性手套,驾驶员除外。

4.一线工作人员每周2次核酸检测。

5.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公交场站工作人员和公交车司乘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应急

管理

应急预案

制定

应急预案包括客或工作人员出现症状或接报涉疫风险信息等情况的应对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

每年不少于1

实现一线工作人员全覆盖。

防疫

宣传

首末站和公交车辆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广播、海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3.2风险区城市公共汽电车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输组织管理

1.通过甩站、绕行等方式,暂停高风险区内公共汽电车运营。

2.查验跨城公交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具备查验条件的,原则上暂停途经风险区的跨城公交服务。

3.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控制公交车辆满载率。

清洁消毒

1.封闭环境的首末站与公交车辆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2.及时清理垃圾及可见污染物。

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执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4.城市轨道交通

4.1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车站与列车清洁消毒

每日1

1.车站清洁消毒范围:

1)乘客频繁接触设施设备,包括车站安检设备、自助售票设备、闸机等;

2)乘客易接触设施设备,包括楼梯扶手、电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直梯轿厢内部等;

3)乘客接触区域,包括封闭环境的车站出入口、站台、站厅、卫生间等。

2.列车车厢内部清洁消毒范围:拉手、立柱、扶手、座椅、车门等乘客易接触部位。

3.空调滤网消毒频次(或更换滤网频次)按照常规修程执行。

4.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5.卫生间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定期向地漏加水,每次加水350ml

重复使用的一次性票(卡)消毒

每周1


车站与列车通风换气

按照正常工况执行


人员防护与健康

乘客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1.乘客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乘客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为乘客提供乘车服务;

3.乘客健康码查验,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每周2次核酸检测

4.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包括客运服务人员,以及安检员、保洁员等相关人员。

2.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3.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工作人员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4.“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可在售票处、自助售取票设备、卫生间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应急

管理

应急预案

制定

应急预案包括客或工作人员出现症状或接报涉疫风险信息等情况的应对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

每年不少于1

实现一线工作人员全覆盖。

防疫

宣传

车站与列车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广播、海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4.2风险区内城市轨道交通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输组织管理

位于高风险区的车站原则上停止对外客运服务;或根据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在满足消防安全、客流疏散等安全前提下,关闭部分车站出入口。

清洁消毒

1.乘客频繁接触设施设备1~4小时消毒1次。

2.乘客易接触设施设备、乘客接触区域和车厢内部4~6小时消毒1次。

3.空调滤网消毒(或更换滤网)3~7日消毒1次(或每15日更换1次)。

4.重复使用的一次性票(卡)1~3日消毒1次。

5.列车至少每日全面消毒1次,必要时可每次回库消毒1次。

6.及时清理垃圾及可见污染物。

通风换气

1.车站通风时长在运营时段的基础上增加0.5~1小时;具备条件的,通风模式可根据外部环境温度采用小新风或全新风通风模式。

2.列车通风模式可根据外部环境温度采用最大通风量不间断通风或正常通风量不间断通风。

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工作人员防疫要求

执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5.出租汽车(含网约车)

5.1出租汽车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车辆

清洁消毒

每日1

1.清洁消毒范围:包括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及按钮、空调出风口等。

2.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车辆

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乘客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查验健康码。

1.乘客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对乘客测温,按相关要求执行。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客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4.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配合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开展跨省乘客的“落地检”工作。

驾驶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每周2次核酸检测。

4.疫苗“应接尽接”。

1.驾驶员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驾驶员与乘客直接接触或帮助乘客提拿行李时,戴一次性手套。

3.建立健康监测台账,驾驶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停止运营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运营。

4.“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应急

管理

应急预案

制定

应急预案包括客或驾驶员出现症状或接报涉疫风险信息等情况的应对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

每年不少于1

实现驾驶员全覆盖。

防疫

宣传

车辆

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车载广播电子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5.2风险区出租汽车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输组织管理

1.暂停出入险区的出租汽车服务。

2.查验跨城出租汽车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清洁消毒

1.车辆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2.及时清理垃圾及可见污染物。

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执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6.水路客运

6.1水路客运站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清洁消毒

每日1

1.水路客运站(本表内简称客运站)清洁消毒范围:

1乘客接触设施设备,包括乘客及行包安检设备、自助售取票设备、饮水机(热水器)、候厅座椅、封闭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备、楼梯(直梯)扶手、登船设施等

2乘客接触区域,包括封闭环境的进站口、售票窗口、码头前沿(停船泊位)、检票口(检票闸机)、候船厅卫生间行包托运处综合服务处(咨询台)站内餐厅商店行包寄存处母婴室等;

3工作人员接触区域,包括站务员室、休息室、调度室、出站检查室卫生间等

2.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3.卫生间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定期向地漏加水,每次加水350ml

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运输

组织

客运站

管理

避免人员聚集

在进站口售票窗口检票口等部位设置“一米线”标识,组织乘客有序排队。

入境乘客与国内乘客活动区域隔离要求(如有)

单独分区,物理隔离

不安排同一工作人员入境乘客与国内乘客交叉提供服务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乘客防疫

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3.查验健康码。

1.乘客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乘客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提供乘船服务。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4.陆地边境口岸所在城市对外水路客运(如有)查验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为国内乘客服务工作人员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一线工作人员需戴一次性手套。

3.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4.每周2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天以上

5.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为入境乘客服务工作人员防疫要求(如有)

1.严格个人防护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每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

4.严格闭环管理。

5. 疫苗“应接尽接”。

1.与入境乘客接触的工作人员穿防护,戴手套、工作帽、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如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与入境乘客接触的工作人员执行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岗位固定,禁止交叉作业,开展健康教育

4.结束闭环作业执行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客运站,可在进站口、候船厅、购票窗口及自助售取票设备配置速干手消毒剂。

应急

管理

应急预案

制定

应急预案包括乘客或工作人员出现症状或接报涉疫风险信息等情况的应对处置措施。

应急演练

每年不少于1

实现一线工作人员全覆盖。

“落地检”

客运站“落地检”

“落地检”服务提供场所。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从事省际客运业务的客运站配合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供“落地检”场所,做好引导服务,便利跨省出行乘客“落地检”。

防疫

宣传

客运站

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广播、海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6.2风险区内水路客运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输组织管理

1.位于高风险区的水路客运站暂停运营;

2.位于低风险区的水路客运站乘客聚集人数占设计乘客最高聚集人数的比例不超过50%。

清洁消毒

1.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2.及时清理垃圾及可见污染物。

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执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乘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查验乘客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乘客信息登记

对所有乘客进行信息登记。

 


7.汽车租赁

7.1汽车租赁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租车门店

和车辆

清洁消毒

1.租车门店每日12.车辆每单1

1.租车门店清洁消毒范围:

1)承租人接触设施设备,包括桌台、座椅、签字笔、门把手、饮水机等;

2)承租人接触区域,包括接待区、验车区

2.车辆清洁消毒范围: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及按钮、空调出风口等。

3.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4.承租人每次还车后,经营者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

租车门店

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通过门店

租车的

承租人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3.查验健康码。

1.承租人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承租人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等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可在前台配置速干手消毒剂。

防疫

宣传

门店和APP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租车门店宣传栏和应用程序APP)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7.2风险区内汽车租赁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营管理

位于高风险区的租车门店暂停运营。

清洁消毒

租车门店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承租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8.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8.1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线下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疫苗“应接尽接”。

1.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应用程序(APP)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8.2风险区内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自行车清洁消毒

每日1次。


9.机动车维修

9.1机动车维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托修人接触设施设备及区域

清洁消毒

每日1

1.托修人接触设施设备范围:桌台、座椅、签字笔、门把手、饮水机等。

2.托修人接触区域范围:接待区、验车区、作业区等公共区域。

3.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托修人接触区域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托修人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3.查验健康码。

1.托修人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托修人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不提供维修服务。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等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可在前台配置速干手消毒剂。

防疫

宣传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9.2风险区内机动车维修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营管理

位于高风险区的机动车维修机构暂停运营。

清洁消毒

1.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2.车辆每次交接时,对车辆内部及后备箱进行消毒。

托修人信息登记

开展。

托修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10.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10.1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项目

要求

操作要点

消毒

通风

驾培机构公共区域和车辆清洁消毒

每日1

1.驾培机构学员易接触设施范围:休息座椅、饮水机等;驾培机构公共区域范围:报名(预约)大厅、理论培训教室、模拟器培训教室、休息区、办公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餐厅、卫生间等。

2.车辆消毒范围:方向盘、座套、安全带、座椅、脚垫、车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后备箱及按钮、空调出风口等。

3.消毒方法: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驾培机构公共区域和车辆通风换气

每日2~3每次20~30分钟

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宜持续自然通风

人员防护与健康监测

学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测量体温。

3.查验健康码。

1.学员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学员出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暂停培训。

3.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等提供代查健康码等服务。

工作人员

防疫要求

1.戴口罩。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

3.疫苗“应接尽接”。

1.工作人员口罩可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2.建立健康监测台账,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如健康码异常,停止作业。

3.“应接尽接”指无禁忌症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防疫物资

配备

1.卫生间配备洗手液。

2.具备条件的,可在前台、教室等区域配置速干手消毒剂。

防疫

宣传

驾培机构

防疫宣传

开展

通过电子屏、宣传栏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10.2风险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疫情防控要求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项目

要求

运营管理

位于高风险区的驾培机构暂停运营。

清洁消毒

驾培机构公共区域和车辆清洁消毒频次提高至每日2次

学员信息登记

开展。

学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开展。

 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解读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的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