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解锁种苗“科技密码”引领农业现代化变革新浪潮

来源:永靖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57 发布时间:2025-06-25
字号:
收藏

当科技的种子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现代农业的蝶变正在上演。在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作物产量品质不断跃升、种植模式不断革新,更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强农业“种子芯片”。他们正以科技为引擎,向着打造农业科技新高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前行。

科技育苗是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步入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永靖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科技示范园组培繁育中心,自动化流水线上,培养瓶在传送带上有序完成清洗、灌装、灭菌等精密流程后,一瓶瓶MS培养基被制成。

移步接种室,技术人员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转移至此,进行核心的组培快繁接种。在生根养球培养室,兰州百合在特制的培养基中萌发,接种后的百合子球被有序置于光照培养架上,经历关键的暗培养阶段,随后转入培养室进行继代光培养。通过“组培快繁”技术实现了种苗的“脱毒新生”,不仅显著提升了产量与品质,更大幅减少了农药依赖。

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员 康澜 我们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选种和用种一般是自留种,这种选种方式会导致种性退化,大幅减产。现在通过实验室的组培脱毒快繁模式可以做到提纯复壮,相较于传统模式可以缩短种植时间、增产幅度超30%以上。

在百合与草莓联动的现代化温室里,一畦畦精心繁育的科技种苗生机盎然。喷灌车缓缓穿梭其间,将水珠喷洒在嫩绿叶片上,为其生长注入能量。从精准调控温湿度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到定制营养配方的施肥技术,再到高效便捷的喷灌设备,现代科技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同时,水雾培这一极具科技含量与高效性的现代种薯繁育模式,成为公司的又一创新亮点。实验室瓶苗经过约 25天的短暂生长后,被转移至水培苗床进行精细化管理,待苗长大后再移栽至雾培箱。利用水肥一体化温控系统,种苗的长势更为良好,较传统的基质培单株结薯量提升20倍以上。

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张庆全 我们将持续深化与省州县各级农业科技部门的协作,加速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公司将持续追求科技创新,精准对接永靖县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农业科技新高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一粒脱毒薯、一株组培苗、一颗智能育成的草莓出发,刘家峡农发集团以科技为犁铧,深耕出一条农业迭代升级的示范路径。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平台支撑,为这股科技“活水”精准灌溉田间地头提供了保障。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及省、州农科院等顶尖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公司持续繁育和推广适宜本地的高优种薯(苗),不断做强农业“种子芯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x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