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文化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多点融合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来源:永靖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3 发布时间:2025-05-08
字号:
收藏

永靖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积极探索文化赋能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充分挖掘文化潜力,推动文化与多领域深度融合,不仅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更在文明实践层面探索出特色路径,对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永靖县依托独特的黄河文化,将其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炳灵寺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永靖县以此为契机,围绕黄河文化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打造了黄河三峡旅游区。该旅游区整合了炳灵石林、黄洮交汇等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了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永靖县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收入逐年攀升,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内涵,永靖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傩舞作为永靖县的传统民俗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政府加大对傩舞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不仅组织专业团队对傩舞进行挖掘整理,还通过举办傩舞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艺术。同时,注重对古建筑修复技艺和生铁铸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培养传承人等方式,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此外,永靖县还积极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如《黄河安澜》展现了黄河文化与永靖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了永靖旅游的文化附加值。

多点融合,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

永靖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文化振兴紧密结合,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实践网络。在推进过程中,创新推行“四进”工作法,即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家庭。在机关单位,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在乡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开展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在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品德;在家庭,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传承等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乡镇层面,永靖县探索出“文明实践 + 社会治理”的融合模式。以积分制为激励手段,建立“文明积分兑换超市”。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一模式激发了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永靖县还通过举办社火展演、秦腔自乐班、“百姓大舞台”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从文化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这些活动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永靖县积极推动移风易俗,采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倡议行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对封建迷信活动的整治,弘扬科学精神,传播正能量。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望未来,持续深耕永靖新辉煌

永靖县将文明实践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推动文明实践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郁金香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期间,游客在欣赏郁金香美景的同时还能参与文明旅游宣传、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了游客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各类音乐会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在活动现场设置文明实践宣传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方文化特色。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提升了永靖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永靖县成为文明实践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永靖县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永靖县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与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的潜力,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永靖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x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