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太极文化广场已是一片升腾的烟火气。曾经盘踞永靖无数人烟火日常的大什字早市,如今已在此“安家落户”,早市搬“新家”这里空间更大、人流量更多,熟悉的市井生活在这里延续,烟火气依旧浓郁。
7月1日,记者来到太极文化广场,只见以全新面貌亮相的太极文化广场早市热闹非凡。各个摊位排列得整整齐齐,通道宽敞洁净,车辆摆放合理有序。摊位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热气腾腾的早点香气扑鼻,各类商品一应俱全。市民们穿梭在摊位之间,摊主们热情地招呼。与此同时,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的管理人员也在市场中来回巡查,维持秩序,整个市场井然有序。
据悉,太极文化广场早市共设置了260个摊位,其中超过90%的经营者来自原大什字黄河边早市的摊贩商户。早市的这次“搬家”,赢得了市民和摊主的纷纷点赞。
市民 张彦芳 这边真的好很多,蔬菜水果的种类特别丰富,场地又大又方便,价格也很稳定。原来那边路窄,卖的东西种类很少。
市民 哈谢莲 对我来说,原来去早市买菜路比较远,现在搬到这里方便多了,而且菜都特别新鲜。
摊主 张盛勇 搬到这里以后,人流量明显增多了,摊位面积变大了,我们能卖的品种也更多了。当地的农产品能更好地销售出去,收益增加了,我们打心底里高兴。
永靖大什字黄河边早市,曾是城市最鲜活的印记。然而,深嵌居民区的它,随着岁月流转,逐渐成了“甜蜜的负担”。每天清晨,天色未明,摊主们便已开始忙碌。狭窄的街巷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客流与车流,人车交织、交通梗阻、噪音扰民,给周边居民的居住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要求改变的呼声日益强烈。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解决顽疾,优化便民服务并促进本地农产品流通,永靖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审慎研究,于6月29日正式启动搬迁,将大什字早市整体迁入空间开阔的太极文化广场,对于早市的搬迁,周边居民感受颇深。
市民 赵学林 以前的市场太喧闹了,对我们住户影响很大。到处都停满了电动车,人都没法好好走路。现在市场搬走了,这里安静多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利。
“搬迁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终目标是实现规范经营、便利群众、减少扰民的多赢局面。”为确保新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永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打出了组合拳:坚持常态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全覆盖”的监督管理机制,划时段、划类别、划区域规范经营商户;教育引导商家“入市”不“乱摆”,依法依规经营;同时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噪音扰民等不文明行为强力整治,文明执法,提升市民满意度。后续,永靖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根据早市的实际运行情况,持续优化管理措施,并加强宣传引导,助力新市场尽快聚拢人气,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贡献城管力量。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监察队 队长 李良平 为进一步优化早市经营秩序,给自产自销农户营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近日,我们对太极广场早市的摊位进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摇号,顺利完成了摊位分配,并发放了临时摊位证。同时,我们成立了早市专班进行巡逻值守,加大巡逻频次,全力确保市场秩序规范。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执行定时开市、收市制度,持续规范管理流程,坚持文明执法,不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让早市真正成为城市中一道充满烟火气与和谐氛围的亮丽风景线。
【记者手记】一缕熟悉的炊烟,从黄河畔“挪”到了太极广场。这场早市的迁徙,是永靖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棋盘上落下的一枚关键棋子。它考验着管理者在“烟火气”与“秩序感”间寻求平衡的智慧,也承载着摊贩生计的期盼与居民宜居的诉求。太极广场上熙攘的人流、摊贩们忙碌的身影、居民们舒心的笑容,正共同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当管理更用心、服务更贴心,最本真的市井烟火,也能与城市的脉动和谐共生,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