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让儿童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永靖县川城镇汪家小学利用校园闲置土地,开辟了“半亩田园”劳动实践基地。
近日,记者在汪家小学看到,在校园里的“半亩田园”劳动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认领责任田,亲手播种了辣椒、西红柿、生菜、茄子等近十种本地常见蔬菜小苗。平时孩子们通过观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到果实成熟的全过程,书本上的植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除草、浇水、每周两节的劳动课上,孩子们轮流照料菜园。起初有学生怕脏怕累,但在见证幼苗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态度悄然转变。五年级学生马思萱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起来。
川城镇汪家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马思萱 以前的我不知道地里的这些蔬菜的名字。通过在学校种植半亩田。现在的我,已经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要施肥。每次路过那片绿油油的田地,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自豪感。这半亩田不仅种出了蔬菜,更种出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把收获的蔬菜送到学校食堂,中午吃饭时,吃着我们自己种出来的蔬菜,我觉得特别美味。这片半亩田教会我们的,远比课本上的知识更生动。
在种植中认识农作物、在田间劳作间感悟劳动的价值,汪家小学“半亩田园”劳动课堂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接地气”的实践课。
川城镇汪家小学校长 马全国 近年来,我们汪家小学积极探索校园半亩田计划,2024年,我们搭建了劳动实践基地60余平,种植了茄子,辣椒,秋葵等20余种蔬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科学的实践平台,弥补农村实践教育的短板。让学生全程参与各种蔬菜的种植、管护过程,观察不同种类蔬菜种子的萌芽生长过程,总结适宜条件,开展不同学科交融授课,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片“半亩田园”不仅绿了校园,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种子。
川城镇副镇长 何盼喜 近年来,川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我们支持开展校园半亩田计划,在汪家小学建设校园小拱棚,指导学校按照新课改之后的教学要求,结合农业技术普及搭建平台,为农村家庭提供种植示范,推动教育与地方经济联动。同时,通过校园半亩田计划这一载体,让农村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能力,更能在劳动中感悟生命成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