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沟里的一片“警”

来源:永靖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290 发布时间:2025-07-14
字号:
收藏

在永靖县西北部的沙河沟,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巍峨的群山如巨龙盘踞,清澈的沙河水蜿蜒流淌,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绵千亩的光伏矩阵——数万块太阳能板依山势铺展,犹如给苍茫群山披上了闪耀的铠甲,在炽烈的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蓝光。在这片绿色能源的海洋中,一队身着藏蓝警服的巡逻队伍格外醒目,他们穿行于光伏板间的身影,给茫茫群山点缀出了一片“警”色,这正是永靖县公安局新寺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开展常态化巡逻的缩影,他们日复一日地用脚步丈量着这片新能源热土,用责任守护着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

沙河沟凭借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与地理环境,成为光伏绿色能源的福地。国家能源集团永靖国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坐落于此,年日照时长约4052小时,光伏占地面积10400余亩,海拔2400米,总装机容量190万千瓦,年发电量1.55亿千瓦时,是当地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经济增长点。

“有了‘流动派出所’,涉及光伏的警情明显减少,特别是巡逻的警察和警车能给违法犯罪带来极大震慑,我们企业也能真切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该企业负责人董志诚感慨道。

作为典型的农村“山区小所”,新寺派出所坐落于甘、青交界处,虽仅有6名民辅警,却肩负着176平方公里的守护重任。面对辖区面积大、村社分散、出警半径长、警情先期处置难、巡防警力少等现实难题,这个“小所”以创新求突破,展现大作为,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警务新路子。

为守护光伏新能源,更好护航乡村振兴,他们主动对接国家能源集团永靖国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建立“警企融合”警务模式,由派出所所长担任企业警长,推动警务前置,服务前移,帮助企业完善内部安防机制,将平安建设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为这片光伏发电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公安力量”。他们以沙河为中轴,将光伏山域划分为6个警力辐射区、设置8条巡逻路线,在企业警长推动下,整合企业安保力量,并创新性地吸纳周边放牧群众,成立6个“光伏义警”巡防队,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防控网络。“这些放牧群众熟悉地形、了解情况,是我们延伸警务触角的宝贵力量。”杜建斌介绍道。

这片“光伏海洋”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新寺派出所民警辅警的默默守护。每周开展常态化巡逻,排查安全隐患。通过“动态巡查+定点值守”的立体化防控举措,大大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实现了对光伏区域的警务流动全覆盖。警力有限,民力无限——这正是新寺派出所破解警力不足的智慧所在。

近日,一起突发事件考验着派出所的应急处突能力。务工人员张某因薪资问题协商未果,竟将自驾车横放在光伏施工现场,阻挠工程进展。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通过讲法律、摆事实、说案例的方式现场调处。经过耐心调解,薪资纠纷成功化解,项目施工得以恢复正常。

“我们不仅要当好‘守护者’,更要做好‘调解员’。”民警魁鹏表示。近年来,派出所围绕“主防”职能定位,以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活动,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当前正值主汛期,沙河沟地势复杂,雨后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为此,新寺派出所未雨绸缪,与乡镇、企业建立定期协商研判机制,分析安全风险,细化责任分工。

民警辅警们加大巡查力度,仔细检查山体松动、积水漫溢、光伏设备损坏等隐患,及时设置警示标牌。同时,他们还深入放牧群众和务工人员中,普及防汛避险知识,设置警示标牌,提醒大家远离松动山体、边坡等危险区域。“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这是派出所全体人员的共识。

“我们通过主防主控警务服务,定期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培训和安全大检查,助力光伏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与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公安力量”。派出所副所长范玉亮说道。

在每周的例行巡查中,民警辅警们穿梭在光伏板阵列间,都会认真检查光伏电站运转情况、周围防护网是否完好,并详细填写“警企联动”信息台账。他们还定期为企业安保人员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培训,组织安全大检查,帮助企业完善内部安防机制。

针对光伏项目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派出所定期召开“警企民”座谈会,收集各方诉求,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

“乡村振兴到哪里,警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新寺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用行动诠释着这一承诺。“藏青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注重做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推动光伏企业优先聘用当地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杜建斌的话铿锵有力。在派出所的保驾护航下,光伏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的绿色能源基地,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新寺派出所围绕“主防”职能定位,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在总结以往警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调整山区警务片区、优化警力协管,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突出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活动,一体推进打、防、管、控工作,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实现了“零事故、零发案”。

6月8日,辖区群众冶某报警称,其朋友在集贸市场门口与他人发生冲突……。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

经现场调查,纠纷起因系市场管理员马某甲向摊主马某乙收取5元卫生费时,马某乙以“摊位位于市场外围”为由拒绝缴纳,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将双方带离现场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民警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从三个维度开展调解工作:以‘情’感化,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以‘理’服人,阐明市场管理的必要性;以‘法’为据,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经过民警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认识到自身问题,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既维护了市场管理秩序,又保障了摊主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当事双方和市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人少,但站的高、说的多、看的远、管得宽。”已坚守派出所十年的民警姬新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民警辅警的心声。虽然远离县城,只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再小的派出所也能发挥大作用;只要肩上有责,心有所属,再偏远的山区也能书写平安篇章。烈日下,他们汗流浃背地巡查每一块光伏板;风雨中,他们不畏艰险地排查每一处隐患;深夜里,警灯闪烁,为沙河沟带来安宁。

无论是防汛救灾,还是普法宣传,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像那连绵的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一样。

沙河沟,一个所、一面旗、六七个警,灯闪烁,旗飘扬,他们用脚步丈量山路漫漫,用汗水书写河水潺潺,续写出了一个又一个企业、群众信赖的昨天、今天、明天。

x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