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辖17个乡(镇)、134个村(居),总人口2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07万人,主要有回族、东乡族、土族、藏族等,占总人口的19.47%;农业人口16.39万人,占总人口的78.42%。县域国土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全县耕地(土地确权)面积5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其中水浇地11.4万亩,山旱地44.6万亩。海拔在1560~2851米之间,相对高差1291米。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年平均日照时数2534.6小时,相对日照达6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8.9℃,无霜期川塬区为170—190天,山区150—170天。年均降水量为300毫米左右,平均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81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36亿元,增长8.0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35亿元,增长4.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1亿元,增长4.79%。 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86:34.76:38.38;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亿元,同比下降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元,同比下降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3.3元,同比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2.2元,同比增长7.5%。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为工业主导型、文旅赋能型;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水果、蔬菜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及库区人工养鱼为主;工业以水力发电、装备制造为主,建有省级工业园区——甘肃永靖工业园区,有刘家峡水电厂、刘化集团等规模以上企业;服务业以商业贸易为主。
一、地理概况
永靖县隔黄河与东乡县、临夏县、积石山县相望,东北部与兰州市七里河、西固、红古区接壤,西面与青海省民和县相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0.0℃,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14.1℃,属大陆性气候,生态类型有川塬区、高寒阴湿区和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1月平均70%,7月平均64%。无霜期172天,日照时数2308.2小时,冻土层川塬区43厘米,山区大于43厘米。土壤类型为黑垆土和黄麻土为主,微碱性,ph值在7.8左右。
二、历史沿革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汉代分属金城郡允吾县和金城县。东晋、十六国时属河州晋兴、金城郡。西秦末并入吐谷浑。魏时属枹罕镇、河州。北周时属枹罕郡,隋时属兰州总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北宋时分属熙河路河州。南宋时先期属金,后属熙秦路、临洮府。元、明时先后分属河州路安乡县,陕西行省兰州。清代分属河州、皋兰县。民国初分属导河县、皋兰县。1928年,改导河县为临夏县。民国18年(1929年3月8日),与临夏县、皋兰县分出,在莲花堡设置永靖县,取“永远平靖”之意得名。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县人民政府随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县并于临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复永靖县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县县城设于刘家峡小川。1979年6月16日,设刘家峡镇。1985年6月18日,设盐锅峡镇。
三、县情特点
交通条件便利。境内公路、水路、铁路齐全,国道309线、213线、109线穿境而过,兰永沿黄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县城刘家峡距省城兰州市只有1小时车程,距青海省西宁市2.5小时车程,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主要通道,处在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兰州都市1小时经济圈核心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快捷,发展潜力巨大,区位优势突出。
水电能源充沛。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建有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4座大中型水电站和白川、福川、英东3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万千瓦,年发电117亿度,占全省水力发电量的近30%;水域面积32万多亩,总库容60多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储量的20%,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摇篮、西北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旅游资源富集。县内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为国家5A级景区,黄河三峡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有炳灵石林、恐龙足印2个国家地质公园,有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化石,有因建设三大水电站形成的三座高峡平湖,综合旅游资源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生态优势突出。县域自然环境独特,属黄土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有高山、平川和台塬,是打造生态有机农业的天然沃土,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享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
文化遗产众多。永靖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也是黄河古文化积淀最集中的地区,有丰富多彩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甸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迹,被列为“中国傩文化保护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誉为恐龙之乡、彩陶之乡、傩文化之乡、花儿之乡、工匠之乡、水电之乡、百合之乡。
近年来,永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州安排部署,践行“发展当先、教育优先、旅游领先、生态率先、清廉首先、创新争先”工作共识,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永靖县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健康促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和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