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甘肃政务服务网·永靖县

政府信息公开

相关领域

陈井镇仁和村38户群众将开启安居新生活

陈井镇仁和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位于仁和村七社兰刘公路右侧,距集镇3公里、县城20公里。安置点作为2025年全县新建4个搬迁安置点之一,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9月底实现38户群众全部搬迁入住。

6月23日,记者来到陈井镇仁和村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看到这里的房屋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给墙面、地面贴瓷砖。

陈井镇仁和村六社村民 张成孝 我以前住的家里要经过一条沟,交通不方便,房子也比较破旧,后续搬下来之后交通会很方便,各种设施也很齐全,这个工程进行中的时候我们也在现场,工程质量抓的确实好。

新房为单层框架结构,96平方米三室一厅格局较原住房面积翻倍,院落总面积200平方米。还将建设花园花带、文体广场、群众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陈井镇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祁宝虎 安置点于3月30日动工建设,房屋主体已基本完工,计划9月底完成搬迁入住。安置点建成后,搬迁群众将彻底告别地质灾害脆弱区,住的更安全、更安心。安置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让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同时也会给搬迁群众带来更多的发展、就业和赚钱的机会。

近年来,永靖县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与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紧扣“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总体要求,统筹质量、进度、效益,细化职责任务,系统规划建设,用情用力打造更有民生温度、更具幸福质感的安居工程。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累计搬迁1106户3726人;2025年计划搬迁370户1309人,已完成对象认定、协议签订,4个安置点正在建设,计划7月底前交房。

【“镇”兴】永靖县陈井镇:振兴路上跳动的脉搏

永靖县陈井镇曾是“靠天吃饭”的典型山区农业镇,如今,乡村振兴的脉搏在田野、街巷、家庭与合作社之间跳动,田野葱茏、道路纵横、村庄干净整洁,百合、党参等特色作物错落种植,民宿茶社、现代农机服务社点缀其间,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信……这场蜕变如何发生?记者近日走进陈井镇,探寻乡村振兴的“陈井答案”。

陈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学俊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首要任务。把产业振兴作为关键突破点”。

【产业培育】从“种得散”到“链的长”:百合里挖出新生活

“这是我们的新品种,鳞片厚实、甜度高,亩产比老品种高500多斤。”陈井镇瞿家庄村文书瞿康介绍说,眼里满是自豪。2021年以前,全镇百合种植分散,病虫害频发,农户亩均收益不足2000元。

转机出现在陈井镇党委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永靖县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瞿家庄村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引进有机种植技术,带动全村80%农户种植有机百合。“我家的百合通过土壤消毒后,亩产从1000多斤涨到1500多斤,去年光百合就卖了30多万元”村民瞿世荣开心地说。

2021年成立的永靖县健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百合收购加工于一体的合作社,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累计加工鲜百合2000余吨,打造出了百合酒、百合干、百合花茶等百合类衍生产品。高品质的百合酒,市场销量逐年增长,同时带动周边30余名群众参与百合酒加工生产环节,户均年增收50000元以上。

如今,全镇百合留床面积达1.3万亩,建成8989亩有机认证基地,2024年,陈井镇百合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600万元,带动1200户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

陈井镇人大主席陆凯介绍说:“百合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培育、种植、收购、到加工、精深加工和衍生成品的制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乡村建设】从“脏乱差”到“美如画”:旧村落的“逆生长”

水泥路蜿蜒在村头巷尾,家门口点缀着防腐木栅栏的花园、菜园,院落墙面“镶上”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恐龙的彩绘栩栩如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堆满柴草的破旧巷道。年家湾村村民寇芳芳开心地说:“现在村里比城里公园还漂亮!”

2023年,陈井镇以兰刘公路沿线为重点,实施村庄风貌改造工程,拆除残垣断壁,在兰刘公路沿线各村推行“青瓦披檐、草泥漆墙面、片石墙裙”的特色风格。

近年来,全镇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20余处小花园、12公里绿化景观带,建成大岭村垃圾转运站,完成卫生改厕1861座,卫生改厕覆盖率达100%。回收废旧农膜200多吨。如今,兰刘公路沿线成为游客打卡的“最美旅游大通道”。

【生态搬迁】从“山尖尖”搬到“路边边”:新农村的“诞生”

2024年11月,陈井镇举行木厂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集中搬迁入住仪式。该安置点搬迁安置前岭社、柏树湾社42户群众。记者走进木厂村群众吴祥全的新家时,他正忙碌着给庭院做“封闭式”装修,说起搬到新家的变化,他激动地说:“以前吃的是井水,现在吃上了自来水,以前从家到兰刘路边,要走四十多分钟的路程,现在搬到了兰刘公路边,交通便利了。搬新家时,镇上还送来了米、面、油和电饭煲……”他的眼眶开始泛起了感恩的泪花。

目前,仁和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计划安置38户群众,预计9月底群众就能入住。镇上将建立完善的后续服务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落实好各项产业、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搬迁成果的持续稳定,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民生保障】从“兜底线”到“筑高线”:群众的幸福清单

瞿家庄村的祁慧,家中有4口人,但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学费成了大难题。2024年,祁慧全家被纳入2类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可领取442元的低保金,两个大学生也获“雨露计划”资助,他们上大学的费用得到了有效帮助。瞿家庄村互助幸福院自2023年运行以来,每天有20多位老人来这里用餐,一顿可口的午餐仅2块钱……这是陈井镇民生保障的缩影。

三社老人瞿朝鹏在用餐时开心地说:“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这里就是家。”六社老人马克德补充道“进门就能吃饭,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据了解,瞿家庄互助幸福院是出于对留守老人的关爱而建设的,仁和村的也正在筹建中。

近四年,全镇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968.37万元、临时救助金243.53万元,为163户监测对象量身定制“产业+就业”帮扶方案;投资155.36万元改造华为小学操场、建设仁和小学教师周转房,557名中高职学生获“雨露计划”资助。

据了解,陈井镇教育基金会筹建3年来,为家庭困难学生、优秀学子提供了保障,筹集了13万元教育基金,资助学生29人次,发放教育基金11.4万余元。

最让群众点赞的是就业帮扶。镇上抢抓东西协作机遇,积极动员群众去厦门、济南务工,同时加强与陈井籍企业家范多清的沟通对接,为当地务工群众争取工作岗位、拓宽就业门路。2024年,全镇劳务输转3343人,人均年增收1.2万元,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社会治理】从“矛盾”到“心气顺”:小网格里的大和谐

“唐致明,您好,您反映的自来水问题,网格员已经联系实地查看……”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正红在给大岭村5社村民答复,认真查阅着全镇10个网格的问题台账。

2023年,陈井镇探索“三纵三横N机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九宫格”模式,村级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民呼我应“六单联办”。信访、综治、禁毒、扫黑除恶等工作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宣传、宗教事务管理均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法治与德治并重,让乡村充满温情,瞿家庄村“积分超市”里,村民用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时长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

马学俊表示,“乡村振兴没有捷径,只有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民心聚在共建共享中,才能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甜头。”

记者手记:在陈井镇采访,听到最多的词是“变化”:产业培育从“散”到“链”,乡村建设从“旧”到“新”、生态搬迁从“山尖”到“路边”,民生保障从“底”到“高”,社会治理从“粗”到“精”。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力。陈井镇的实践证明,只要锚定产业兴旺、乡村和美、农民富裕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穷山沟也能变成幸福村。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关于永靖县“十四五”坪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布

甘肃刘家峡河湟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办理永靖县“十四五”坪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我局按程序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并做出予以办理的决定,现依据《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自然资源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许可证证载内容进行公布:

1、申请单位:甘肃刘家峡河湟新能源有限公司

2、项目名称:永靖县“十四五”坪沟光伏发电项目

3、审批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4、证照编号:622923202500005号

5、批准用地机关:永靖县人民政府

6、批准用地文号:永政国土建字[2025]6号

7、用地位置:位于永靖县坪沟乡坪沟村

8、用地面积:20795㎡

9、土地用途:供电用地

10、土地取得方式:出让

11、证照编码:6229232025YG0005536

12、发证日期:2025年4月27日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4月28日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关于甘肃浩博永靖330KV汇集站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布

甘肃刘家峡浩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办理甘肃浩博永靖330KV汇集站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我局按程序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并做出予以办理的决定,现依据《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自然资源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许可证证载内容进行公布:

1、申请单位:甘肃刘家峡浩博新能源有限公司

2、项目名称:甘肃浩博永靖330KV汇集站工程

3、审批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4、许可证号:建字第6229232025GG0005589号

5、建设位置:位于永靖县盐锅峡盐集村

6、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2366.32㎡

7、证照编号:622923202500005

8、发证日期:2025年04月24日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04月25日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华太圣阳永靖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布

华太圣阳(永靖)新能源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办理华太圣阳永靖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我局按程序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并做出予以办理的决定,现依据《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自然资源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许可证证载内容进行公布:

1、申请单位:华太圣阳(永靖)新能源有限公司

2、项目名称:华太圣阳永靖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

3、审批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4、证照编号:622923202500004号

5、批准用地机关:永靖县人民政府

6、批准用地文号:永政国土建字[2025]7号

7、用地位置: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工业园区刘家峡经济开发区

8、用地面积:18058.89㎡

9、土地用途:一类工业用地

10、土地取得方式:出让

11、证照编码:6229232025YG0004511

12、发证日期:2025年4月21日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4月21日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永靖县王台镇集中搬迁安置点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永靖县王台镇集中搬迁安置点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县瞩目的重点民生工程,自启动以来便承载着无数搬迁群众的期待与希望。该项目不仅关乎群众的出行便利,更是提升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之举。

近日,记者深入福台新村至红泉村的主线施工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一民生工程的加速推进。在工地上,施工人员正以分段作业、多工序穿插的高效施工方式,紧张有序地推进着边沟浇筑与挡土墙基础开挖工作。他们的身影在忙碌的工地上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建设画卷。为确保工程质量,永靖县远通公司秉承“保质量、抢进度、护生态”的原则,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现场监理团队通过“工序验收+平行检测”双管控机制,驻场监督,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块材料都达到质量标准。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生态修复工程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百余台挖掘机在工地上轰鸣作响,它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施工废土进行精准回填。借助“开挖—运输—回填”闭环管理模式,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土方零废弃、耕地再激活”的生态建设目标,为搬迁群众打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新家园。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王台镇福台新村、阳山村、湾子村及红泉镇红泉村,道路分为三级公路标准主线和四级公路标准连接线,路线总长7.36公里,预计在今年7月底,全线将实现贯通。届时,搬迁群众将告别出行难题,迎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

目前,福台新村内部道路已于202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搬迁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而王台至红泉段道路也于2025年3月开工,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3.5%,正在进行边沟浇筑、挡土墙基础开挖及涵洞建造等工作,整个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将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出行难题,还将串联周边村庄与产业带,为农副产品运输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同时,永靖县将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精准施策,以改善群众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持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全力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x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